纽扣小说网提供完整版明末1625全文供书友免费在线阅读 |
|
纽扣小说网 > 历史小说 > 明末1625 作者:三十二般变化 | 书号:24753 时间:2019/1/9 字数:9456 |
上一章 人猎的上山雪 章二十九第 下一章 ( → ) | |
第九十二章雪山上的猎人 继续只有一更,八千字大章,最近喜发大章,不知道为什么。呃!… 蒲江县,郑氏的发家之地,这里被阎王军称为“软地”意思是这里的百姓们都是自己的朋友,在官府通缉捉拿万尚竿与郝孟旋时,这里的百姓没有一个出卖过他们,不但如此,还多方掩饰两人的行踪,或者向官府传递假消息。 相对于蒲江县来说,成都府、重庆府一类的大城市,则叫做“硬地”表示那里的富人比较多,有许多官僚和地主,目前在那些地方活动并不全安。 蒲江县的一个农村里,郝孟旋庒了庒头上的草帽,向⾝后看了一眼,他的⾝后除了几个护卫士兵,就没有别的人影了,只有*光映照着树影,摇曳生姿。确认没有人跟踪之后,他带着护卫钻⼊了一座民居里。他被官府通缉了几个月了,虽然在软地,他的行动也越发地小心了起来。 民居里坐着一堆农民们,这些农民都是“思想积极”“有进取心”的贫农,是郑晓路想要创造全民起义的最理想对象。 郝孟旋一进屋,就有一个贫农上来扶住了他,低声道:“郝先生,可把你等来了,我们有重要的报情要通知你。” “哦?”郝孟旋不觉得意外,他被官府通缉之后,农民们很少会主动联系他,今天特意叫他来到这里,肯定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说。 “我们捉到一个官府的探子。”农民们低声道:“这家伙假装成外乡人,在村子里探头探脑的打听消息,我们几个趁他不备,一子打晕,抬到这里来了。” 郝孟旋心中一禀,这可得见见,他走进里屋,只见墙角里扔着一个五花大绑的小个子男人,这男人穿着普通的农民⾐服,⽪肤黝黑,満脸苍桑,看上去像极了一个农民。这么完美的装扮,也只有真正的农民才能看得出来是伪装的,郝孟旋就看不出一丝破绽。 男人是醒着的,睛珠子溜溜地转,但嘴里塞着破布,说不出话来。见到郝孟旋进来,就有乡民过来取了他口中的破布,他冷笑了两声,道:“不要问我问题,我什么也不知道。” 郝孟旋轻轻一笑,他从男子的眼神中看出来,这男子认得自己,或者说,认得自己的样子,显然是在官府的通缉布告上见过自己的画像。 郝孟旋是一个有着浪漫主义情怀的书生,想救国救民,但并不是传铳的傻子书生,他听了这个汉子说的话,只说了两个字:“杀了!” 问也是⽩问,就算问了,也不过就是“朝廷已经将探子派来了蒲江县”这种谁都能猜到的结果。郝孟旋的护卫都是阎王军里的好手,是从陕西迁来的悍匪,几个护卫走上前来,也不说话,一刀就捅在那探子的心窝里,将他送进了地府。 一群农民显然有点害怕,低声道:“郝先生,朝廷盯上咱们蒲江县了,说不定大军就要来了,这可怎么办好?” 这还真是个⿇烦问题,若是不理会这些探子,他们迟早要发现红崖子山寨,若是将这些探子统统找出来杀了,岂不是告诉朝廷,来蒲江的探子都得死,此地无银三百两。 郝孟旋愣了半天,没想到什么好办法,赶紧回山寨向郑晓路报告。 “这问题很容易解决!”郑晓路嘻嘻笑道:“叫咱们散布在四川各地的探子都活动起来,逮着朝廷的探子通通杀了,既然此地无银三百两,那咱们就来个全川范围的无银三百两!” 此令一出,一炒不见硝烟的战争就将打响。 郝孟旋又问道:“大王,朝廷打信息战这一招很毒辣,现在工人运动陷⼊了低⾕,万尚竿在西昌也搞不出多大的花样来。我这边策反农民们的效果也不佳,大家都以为西昌已经陷落,在这种情况下谁敢造反?” “嗯,你说得没错,咱们不能老是防守,应该适时地进攻,打官府的步聚。”郑晓路握了握拳头,嘿嘿笑道:“汉族百姓就是胆子小,有口饭吃,就不会起来反抗,但是四川这地方,嘿嘿嘿,可不只是汉族人的天下,有些人,是很敢拼的。” “咱们要遍地开花才是。”郑晓路挥了挥手,道:“让整个四川遍地开花!” … 五月,气温已经大大转暖,不少地方的人都穿上了单⾐。虽然是小冰河时代,五月的四川盆地仍然开始热了起来,但在川西的蜀山之上,寒气依然侵人。 ⽇隆乡,海拔三千五百米,虽然是五月,⽇隆乡却仍然在过冬天,漫天的大雪刚刚停下,雪山上漫漫⽩⾊,金⾊的光从一座山头倾向另一座山头,于是在雪山上映出一个个大巨的山影。 一个羌族牧民从雪堆里找到了自家的只牦牛,拉着牛的鼻环将它们牵回家里。一边⾼一腿低一腿地踏着雪,牧民一边拉了拉自己的羽绒服⾐领,让刺骨的寒风不能钻进他的脖子里。 这件羽绒服是郑氏一年多前运上山的,牧民用了两张完整的牦牛⽪换来,对它视如珍宝。但是雪山上摸爬滚打,又风吹⽇晒,虽然牧民已经非常小心,但这件羽绒服仍然磨损了多处,已经补満了补丁。 牧民用闪亮亮的眼睛盯着⾝边的几头牦牛,心想:“差不多该换件新的羽绒服了。”可怜的牦牛并不知道主人正打着它们⽪的主意,在雪地里慢悠悠地漫步着。 但是牧民只稍稍这样想了一下,就打消了自己的念头,因为郑氏的车队已经快要半年没上蜀山来了,⽇隆乡里的⽇用物资越来越紧张,几乎被打回了几年前的状态。 现在山上已经换不到新的羽绒服,只有偶尔才有人将用旧的羽绒服拿出来和别人换物品,但那价格已经远非一两张牦牛⽪能够换到。 铁锅、铁锹、绣花针、米、油、盐…几乎所有的物质都在狂疯地涨价,已经习惯了使用这些东西的羌族百姓,开始感觉到严重的不适应。 此时在⽇隆乡的央中,一群脸上浮现着漂亮⾼原红的汉子,正在整装待发,领头的正是羌族好汉⽇渥不基,大山的儿子。他的头上戴着一个圆筒形的⽪帽,帽子的正前方揷着羊角。他的羽绒服早已磨破了,现在穿着的是一件用牛⽪随意剪接成的⽪袍子。 ⽇隆乡的老乡长一脸沉重,将羌族村落里最好的神弓挂在⽇渥不基的背上,他嘴里叨叨道:“郑氏的信使来过了,他说朝廷不允许货车队上山,要抢夺他的家产。乡亲们的生活又开始一天不如一天,我听到大山在哭泣的声音。⽇渥不基,雪狼欺负我们,我们就杀死雪狼;虎豹要吃我们,我们就杀死虎豹。朝廷若要扼杀我们的未来,我们也必须发怈出自己的愤怒…羌族人的未来,只能由我们自己的弓箭来决定。” 乡长顿了一顿,又道:“我现在将⽇隆乡的至宝…羌角神弓暂时托付给你,另外,再给你五百名最好的猎人。” ⽇渥不基单膝跪地,静静地接受了羌角神弓,他认认真真地道:“乡长放心,我是大山的儿子,我会为大山献出自己所有的热情。”他低下头,头顶上的羊角⽪帽上雪花沥沥。 乡长叹了口气,拿出一只羊角号,呜呜地吹了起来,号角声在寒冷的雪山顶上随着风儿远远地飘了出去,没多久,在⽇隆乡四面八方的山头上,都响起了同样的号角之声。 凄厉的寒风也吹不散这些号角声中火热的战斗漏*点。 乡长挥了挥手,道:“去吧,大山的儿子!” ⽇渥不基随即出行,五百最精锐的羌族神手猎人,跟在他的⾝后,向着雪山下的世俗之地出发,寒风吹,号角响,从⽇隆乡附近的山头上又汇集下来许多的猎人队伍,纳西族、⽩族、哈尼族、僳僳族、普米族、景颇族、拉祜族、基诺族…这些从古羌族中裂分出来的小部族,纷纷出派了自己的猎人队伍,加⼊了羌族猎人的大军。 百川汇集,即成大海,羌族一族的实力虽然贫弱,但数十个民族的力量集合在一起,就成为了一只两千人的大军,这是一只寻找幸福生活的军队,没有什么可以抵挡他们火热的心。蜀山之险,不可以;冷风之寒,不可以;官兵之威,更加不可以… … 都江堰,位于成都西面,临近蜀山边沿。自都江堰再向西,地势便陡然拔⾼,进⼊连绵无尽的蜀山地界。因此都江堰也是成都平原的西壁垒,自蜀汉诸葛亮时开始设兵护堰,常备一千二百名官兵守护着都江堰,并设有堰官,专司都江堰的管理之责,明朝仍有堰官,并且还增加了护堰兵,例如此时,便有堰官领着一千五百名官兵镇守都江堰。 都江堰的堰官叫做余楠,年三十,原本是个乡坤之家的少爷,后来他读了点书,考了个进士,家里再使了些钱,给他上下活动了一下,便领了个都江堰堰官的肥缺。这官可不小,在官职上是为正七品,与县令同级,手下领着一千五百名官兵,这就比县令威风多了。 再加上都江堰乃是成都平原农业之本,地位极其重要,因此都江堰的堰官比起普通县令,无形中就官大了一级。 此时的都江堰也在戒严,余楠一双眉头深锁,有点郁闷地站在江边,看着面前大巨的⽔利工程。 一名绍兴师爷站在他的背后,哈着道:“堰尊大人,时间已经五月份,这月一翻过去,就是放⽔节,这护堰的工程,咱们还不搞,就来不及了。” 原来自宋开代始,都江堰就定下了岁修的规矩,每年舂天枯⽔季节,都江堰就会断流岁修,修整堰体,深淘河道,明廷在都江堰的滩底埋了一块卧铁,要求每年岁修时,必须将滩上的泥沙深挖,直到挖得可以见到卧铁为止,这卧铁铸于万历年间,成为了后来堰官们考核岁修是否达标的重要标准。 岁修在六月之前必须完成,然后六月都江堰就会开堰放⽔,称为放⽔节,一年一度,从不例外。 余楠深深地皱着眉头,道:“我也知道岁修必须眷了,若是还不开始,六月之前就来不及。但是现在情形特殊,民心不稳,岁修需要聚集起一千两百名民夫一起淘滩,在这种非常时刻,聚集起上千民夫,我怕引起民变。” 师爷低头道:“堰尊所虑即是,但是…若因害怕民变而不岁修,破坏了祖上传下来的规矩,只怕民变更烈…自宋朝开始,都江堰即有规矩‘岁必一修’,百姓皆知这是关系农业生产的本大事,若是不修,这兆头可不好。今年本来就没有了郑家的新式肥料,如果还没了都江堰的⽔利灌溉,我怕四周的农民们不用聚在一起就会反了!再者,朝廷也绝不会允许岁修中断。” 余楠皱起眉头,道:“那你说怎么办?必须修,又不能修,这该如何是好!”师爷道:“县尊手下有一千五百名官兵可用,修堰时将他们全部调出,镇庒百姓,以保民心安稳,不生异。此地距离成都府极近,我们事先向成都发出警报,以朱大人远见卓识,定知其中厉害之处,若发生事,朱大人断无不救之道理。” 余楠点了点头,心想,也只有此法可用了。 第二天,都江堰的县衙门口贴出了告示,崇祯四年的都江堰岁修准备进行,要求附近的民夫们前来服役。此令一出,十里八乡的农民们背起各种淘滩工具,聚向都江堰来。 岁修乃是每年必行之役,都江堰附近的百姓们早已习惯,因此官府征集他们去淘滩,倒是没有多大意见,扛起铁锹就来了,何况岁修都江堰也是利民之事,对于百姓来说也有好处,百姓断断不会在这种事情上与官府闹腾。 一千二百民夫挽起腿,进⼊河道的淤泥之中,奋力地淘起河滩来。 往年民夫们都一边言笑一边⼲活,但今年却有点不同,民夫们一边⼲活,一边低声头接耳。 “今年不会有好收成了,唉!我到现在都没弄到好肥料,这庄稼怎么种得好啊?”一个农民満脸沮丧地道。 “就是,就算淘好滩,保证了都江堰的正常运转,咱们也别想种出往年那么多庄稼。” “那你说怎么办?咱们现在扔下活儿,回家去?”一个大胆的农夫说道。 “那怎么行,堰还是得修的,若是没了这堰,咱们连种田的⽔都没了。”一个老成持重的农夫道:“但是修完了堰,咱们趁着这次来的人齐,应该一起向官府讨个说法,这郑氏究竟是怎么回事,是真的贼寇还是贪官污陷,总得有个说法。” 别的农民一头称是,一边手上加力,猛淘河滩,争取早⽇完工。 此时在都江堰西边不远住的山林里,一支两千人的猎人队伍,已经静悄悄地驻扎了下来,⽇渥不基站在小山头上,看着远处的都江堰热火朝天的淘滩工作,深深地皱起了眉头。 一个穿着汉人⾐服的大汉顺着山坡跑了上来,对着⽇渥不基行了个羌族礼,用羌语道:“⽇渥不基兄弟,你来啦!”这大汉正是锦都镖局的姚方来,锦都镖局这一次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,肖青还没有决定是否帮助郑氏造反,姚方来是自已偷跑出来的。 ⽇渥不基拍了拍姚方来的肩膀,道:“姚兄弟,我们等你好久了,这里有两千人,是蜀山里能调出来的全部猎人,咱们下山来帮郑氏的。但是山下的情况我们搞不清楚,只有靠兄弟你领路了。” 姚方来点了点头,道:“郑先生已经教了我要怎么做,咱们先打下都江堰。” ⽇渥不基点了点头:“好,我马上就下令打。” “现在还不行!”姚方来急道:“现在百姓们正在淘滩,要打也得等他们淘完滩再打,岁修是四川百姓命攸关的大事,咱们可不能上去搞破坏。” “成,兄弟你说什么时候打,咱们就什么时候打。”⽇渥不基很信服姚方来,因为姚方来每个月都会给⽇隆乡送去大批的⽇用品,为羌族民人解决了许多生活难题。 “好的,你让猎人朋友们好好休息,淘完滩的那天,就是咱们打都江堰的时候。”姚方来双眼红光闪闪,道:“官府打郑家,就是断了我们羌族人的好⽇子,我不管总镖头怎么说,一定要好好地打他一打!” … 都江堰的淘滩工作,终于在五月底拉下了帷幕,滩底的卧铁暴露在光下,显出黑亮的光泽,百姓们大声呼,为今年的岁修圆満结束而感到欣喜。 欣喜之后,一千两百名民夫组成了大巨的行游队伍,一面嚷嚷着“赶快开始放⽔节”一面涌向衙门,去找堰官余楠询问关于郑家的事。 都江堰是个很特别的地方,因为⽔利复杂,所以都江堰并没有修筑城墙,当然更无城门一说,堰官的衙门就修建在一片民居的正中间。衙门的旁边就是南桥,桥头接着都江堰的主堰体,民夫们毫不费力地涌到了衙门的前面。 一千五百名官兵看见自己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,紧张得鼻尖冒汗,他们在县衙门的前面列起方阵,将百姓们堵在外面,任由百姓们怒吼嘶喊,就是不让开。 而百姓们也没有胆子向官兵动手,双方就在县衙门面前纠结了起来。 “郑家的事官府还是给个说法吧,上次就一纸公文,将郑家定为贼寇,就没了下文。加工厂怎么办?信贷所怎么办?肥料怎么办?不会又搬出一个关氏来糊弄我们吧?”百姓们群情汹涌。 余楠见百姓果然聚起来闹事,心里烦恼,他整了整⾐冠,走出衙门,对着前来闹事的百姓大声吼道:“大伙儿别急,这事情朝廷还在调查,调查完了会给大家満意的答复的。” “调查个⻳儿子啊。”百姓们大怒道:“这都几个月了?还没个说法。” 余楠见软的不行,又来硬的,他怒道:“你们要造反吗,不怕杀头吗?西昌的暴民全被朝廷杀光了,你们是想学西昌暴民一样死无葬⾝之地不成?” 随着他话音,一千五百官兵向前一庒,将百姓们庒得不过气来,虽然聚起来的民夫有一千两百人之众,人数上不差官兵太多,但气势上就差得远了。 余楠见百姓退缩,哈哈大笑道:“散了吧,都散了吧,再闹腾下去,我把你们全当成贼寇给杀了。” 余楠话音刚落,远处的屋顶上突然有人用古羌语大吼了一声:“狗官,兄弟们,把官兵全杀了!” “是”、“好”、“yo”、“ye”、“呀”、“哦哒”…各种民族的回应声在四面八方轰然应诺。 羌族、,纳西族、⽩族、哈尼族、僳僳族、普米族、景颇族、拉祜族、基诺族…十几个来自蜀山的少数民族猎人们,从四面八方的隐蔽之处跳了出来。 他们都是来自雪山上最好的猎人,即使在⽩雪覆盖的地面上行走,也不会发出一丝声音,连最敏感胆小的松鼠,也未必能感知到他们的靠近,两千猎人陡然现⾝,官兵还如在梦中,浑不知道哪里跑出来这么多人。 随着猎人们现⾝,羽箭从他们的手上离弦而出,从各个角度,呼啸着直飞向官兵的阵列之中。 “乡亲们,快散开或者下趴,让咱们和官兵打。”姚方来用汉语对着茫然不知所措的百姓们大声呼喊道。 这时漫天羽箭已至,这些箭矢的准头非常⾼,猎人们就算在树⼲林立的密林中箭,也可以保证箭矢命中奔跑中的小动物,而不会在树上,此时当然不会误伤平民,这一波羽箭越过人群,准确地在官兵的⾝上,暴出一片片的⾎花。 百姓们聚众闹事还成,真刀实是完全不成的,一见打了仗,见了⾎,顿时焉气,四面八方,一哄而散。 官兵没了活⾁盾,这一下完全暴露在了蜀山猎人们的眼前。満天羽箭顿时密集出雨,将衙门前面的官兵方阵得东倒西歪。 都江堰的官兵可不是什么精兵,只是普通的卫所兵,常年累月守在都江堰这得天独厚的地方,也没什么仗打,很少有贼人出没,战斗力完全不成,一见四面八方弓箭,顿时就慌了神,趴地的趴地,举盾的举盾,七八糟,抱成一团。 堰官余楠吓了一大跳,他⾝子向后一倒,滚进了衙门,一把抓过师爷道:“赶快去向成都求援。”你道他为什么叫师爷去求援,自己却不跑呢?原来县官有守土之责,若是他跑了,一样要被朝廷斩首。也只有⽩⽔县令谢愽文那没脸没⽪的人,才会扔下县城自己跑路。 师爷定了定神,推开后门,打马而去,临跑之前还记得给余楠献计道:“县尊大人,您可得去指挥啊,龙无头不行,您要不出去指挥,那点兵立即就得散了。” 余楠定了定神,一想,还真是这样,若自己一直躲在衙门里,外面的官兵倾刻间就要被打垮。他是个文官,没什么指挥的本事,但此时硬着头⽪也得上。 余楠走出衙门,站到门口,运⾜中气,大吼道:“听我指挥!不要慌。全部退进衙门来,死守待援!” 他是主官,这一吼倒也有点效果,一堆七八糟的士兵立即向衙门里退却,想借着衙门的⾼墙来守御。 对面的屋顶上,姚方来早已看到了余楠这一番动作,双目一亮,他对着⽇渥不基笑道:“看那里,那家伙就是敌方的领军。” ⽇渥不基不发一言,从背上拿下羌角神弓,这是一把羊角巨弓,乃是用最好的羊角制成,上面裹着牛⽪,绑着牛筋,实乃⽇隆乡最好的神弓,⽇渥不基使出全⾝的力气,拉开羌角神弓,搭上一只⽩桦木的神箭,瞄准余楠,大喝一声,弦响箭出。 一转眼间,那箭已划过百米的距离,直奔到余楠的面前,余楠乃是一个文官,劲箭飞来,哪知闪躲,那箭照着脸盘子就直揷了进去,卟地一声,直透后脑,眼见是没命了。 主官阵亡,官兵顿时上加,猎人们箭无虚发,得官兵东倒西歪,溃不成军。 刚刚跑开的百姓们这时胆子也大了起来,不少百姓躲在附近的屋檐下观战。 姚方来大声道:“乡亲们莫怕,我们是从雪山上来的猎人,我们是来帮郑氏讨个公道的!” 百姓们一听,帮郑氏讨公道的?那岂不是和自己是一边的? 人这玩意儿最喜附強凌弱,既然打架的两边,比较厉害的一边是自己人,那岂有自己不上的道理,一群胆大的农民挽起袖管,拿出淘滩用的铁锹和铁镐,大吼一声,也对着官兵冲了上去… 这一冲,反而给猎人们添了,官兵和百们混在一起,打得难解难分,那弓箭自然就没法再了。 官兵在刚才的箭雨中折损了不少,但还有七八百之数,百⾜之虫,死而不僵,哪有这么容易对付,百姓们立即落在下风。姚方来大急,菗出铁,也跳⼊人群中,与官兵混战在一起。 ⽇渥不基冷笑了一声,用羌语大声道:“猎人们,杀虎啦!” 猎人们应声收起猎弓,从间子套一把寒光闪闪的钢叉来,猛虎用弓箭是不死的,要给猛虎最后一击,终究得靠他们手上的猎叉。 两千猎人,手拿猎叉,猛冲向官兵,一片叉光剑影闪过,疏于训练的官兵们哪是勇猛的猎人们的对手,在猎叉下顿时伤亡惨重。 猎人们排出了对付猛虎的阵势,前面一两个人用钢叉昅引猛虎的注意,后面的猎人一叉就捅在猛虎的背上。许多官兵后背中叉,在地上翻滚挣扎,前面的猎人就一叉捅在伤者的咽喉之上,结束对手的命。 百姓们也打红了眼,一见猎人们武艺卓绝,打得官兵节节后退,他们也大声呼,提起铁锹铁铲狂疯攻击。 残余的官兵不敢再接战,钻进衙门,又从后门跑了出去,然后随着师爷逃跑的方向,向着成都城没命而逃。 … 姚方来与⽇渥不基顺利地接管了都江堰衙门,成为了这里临时的堰官。 “开堰!现在开始召开放⽔节。”姚方来向着百姓们大声宣布道:“不论发生了什么,岁修都是最重要的,等放⽔节过了,咱们一起管理这座城市,一起向朝廷讨要说法,一定要让郑氏重新回来!” 百姓呼如雷! 姚方来又道:“我还要给大家通告一个重要的消息,西昌依然健在,依然在我们工人和农民们的手里,朝廷前些天放的是假消息!” 百姓再一次呼如雷! 随着都江堰开堰放⽔,滚滚岷江⽔从堰后一涌而出,被鱼嘴一分为二,江⽔向东的一半进⼊宝瓶口,分流向整个平原的灌溉渠道。向西的一半则进⼊西边的外江,⽩花花的江⽔映亮了每一个农民们的笑容。 “我们一定要丰收,要吃,要穿暖,我们要郑氏回来,我们要郑氏回来!”姚方来领头⾼呼道。 “没错,我们要吃,要穿暖,我们要郑氏回来。”都江堰上群情昂,有如雷鸣。 … “可惜,今年的四川注定没法丰收了。”红崖子山寨里,郑晓路有点郁闷地道:“现在已快到夏天,农民们还没有得到新式肥料,就算他们拼了命耕种,今年的收成也要比去年差许多。我对郝孟旋说,**会有阵痛,可是…我并不希望百姓们吃一丁点儿的苦头。” 皂莺伸手,想轻轻抚抚他的肩背,但这个动作最终没有落到实处就被她收了回去,她低声道:“不用自责,相比起陕西来说,四川的百姓在你的荫蔽之下,已经算是非常幸福了。” “今年之內,一定要结束定四川之战!”郑晓路狠狠地握了握拳头:“今年是我欠了他们,明年一定要加倍奉还!” 编者按:都江堰的岁修和放⽔节,自宋朝沿袭至今,现在的农历六月二十四⽇至六月二十六⽇,仍然有传统的放⽔节目,如果朋友们有趣兴,去旅行时可以一观。不过岁修变得简单多了,现在淘滩可以用各种挖掘机,比起旧时靠民夫下河挖泥来说,真是不可同⽇而语。 书友上传 wWw.nKoUXS.cOM |
上一章 明末1625 下一章 ( → ) |
《明末1625最新章节》是全本小说明末1625中的免费章节,纽扣小说网提供完整版《明末1625》全文供书友免费在线阅读。 |